飞秒号将会介绍双一流建设大学名单,有相关烦恼的人,就请继续看下去吧。
- 1、全国双一流大学全部名单
- 2、双一流大学名单非985211
- 3、双一流大学名单42所
- 4、双一流大学名单非985211
飞秒号小编整理了以下关于 [] 一些相关资讯,欢迎阅读!
全国双一流大学全部名单

全国双一流大学全部名单有:
A类36所:
1.北京大学
2.中国人民大学
3.清华大学
4.北京航空航天大学
5.北京理工大学
6.中国农业大学
7.北京师范大学
8.中央民族大学
9.南开大学
10.天津大学
11.大连理工大学
12.吉林大学
13.哈尔滨工业大学
14.复旦大学、上海交通大学(并列)
15.同济大学
16.华东师范大学(上海外国语大学并入)
17.南京大学(东南大学并入)
18.东南大学(南京大学并入)
19.浙江大学
20.中国科学技术大学
21.厦门大学
22.山东大学
23.中国海洋大学(青岛大学并入)
24.武汉大学
25.华中科技大学
26.湖南大学(中南工业大学并入)
27.中南大学(湖南医科大学、长沙铁道学院、中南政法学院并入)
28.中山大学
29.华南理工大学(华南师范大学并入)
30.四川大学(成都科技大学并入)
31.重庆大学(重庆建筑大学并入)
32.西南交通大学(唐山铁道学院并入)
33.电子科技大学、西安交通大学(并列)
34.西北工业大学(西北轻工业学院并入)
35.兰州大学(新疆大学、西安医科大学、西北政法学院并入)
36.中国石油大学(华东)、中国地质大学(武汉)、中国矿业大学(北京)———三校合并,筹备“国字号”大学。
第二层次:B类7所:
1.东北大学(东北工学院、沈阳黄金学院、沈阳工业学院、沈阳航空工业学院、沈阳医学院、沈阳师范大学、鲁迅美术学院合并,形成“大东北”的概念,争夺“国字号”名称,从东北大学改名为中国东北大学。)
2.郑州大学(河南医科大学并入)河南高教老大之位,被武汉大学吞并后,一直耿耿于怀,和湖南大学一样,不愿放弃“大河南”的概念,所以有了今天的中国河南大学,而且准备了三个名,以应不测。
3.苏州大学(江苏航运学院并入),江苏航运学院的船坞和停尸房对周边居民形成巨大压力,据说改名的最关键因素,是附近居民干涉,所以只能放弃原有好听的校名,远去苏州改名叫鸡肋的“苏州大学”
4.华中师范大学(武汉水电学院并入)武汉水电学院其实蛮有实力的,但很悲催的是和武汉水利电力大学合并给了武大,导致只能从二本招生。合并后华中师大筹备“国字号”失败,只能回炉重造。
5.中南财经政法大学(财经学院由武大、中南财大和人大合并,政法学院由吉大、人大、北大、武大、中南财大和山大合并),实力最强的财经院校,吞并了包括武大在内的五所院校的财经和政法专业,其拼命三郎的精神可歌可泣,当然,最后还是只能放弃原有好名,回炉重造。
6.河海大学(常州航运学院并入),实力最强的专门学校,吞并了南京航专等一些院校后,当然不愿放弃“大河海”的概念,所以有了今天的中国河海大学。
7.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科大学并入),同济医科大学原是中专院校升格为本科的时候,曾想改为“湖北医学院”,被华中科大的领导知道后马上提出强烈抗议,说什么也不能让同济医学院把“华中”的概念夺去!后来妥协的结果是同济医学院改为“华中同济医科大学”,双方达成共识。不过后来又来了一个什么“中国”,虽然组合看起来很庞大,但“同济”两个字给人的感觉有点土气,有点杀风景。一般来说,去掉“同济”改成“华中科技大学”大家也能接受。
第三层次:
C类院校:数量众多就不一一列举了。这其中某些院校的合并纯属胡闹,如中国医科大学和沈阳药科大学合并为“中国药科大学”,典型的拍脑袋决策。不过有了这么多“国字号”的院校在前面顶着,他们怎么合并也闹不出什么乱子来。比如西安电子科技大学与西安工业学院合并为“中国电子科技大学”,虽然名字很牛但大家还是习惯称其为“西安电子科技大学”。
双一流大学名单非985211
双一流大学名单非985211如下:
第一个,北京有八所分别是:北京协和医学院和首都师范大学,外交学院以及中国人民公安大学,中国科学院大学、中央美术学院、中央戏剧学院、中国音乐学院。
第二个,四川有三所分别是:成都中医药大学以及成都理工大学,还有西南石油大学。
第三个,江苏有四所分别是:南京中医药大学和南京林业大学,南京信息工程大学以及南京邮电大学。
第四个,天津有两所分别是天津中医药大学和天津工业大学。
第五个,浙江有两所分别是宁波大学和中国美术学院。
第六个,河南一所是河南大学。
第七个,广东一所是广州中医药大学。
第八个,上海四所分别是上海海洋大学和上海中医药大学,上海体育学院以及上海音乐学院。
北京协和医学院介绍:
北京协和医学院(Peking Union Medical College),位于北京市,是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直属、与中国医学科学院实行院校合一管理体制的全国重点大学,国家“双一流”建设高校,入选卓越医生教育培养计划、医学“双一流”建设联盟成员。
学校前身是美英基督教教会于1906年共同创办的协和医学堂。1912年,改称协和医学校。1917年,成立北京协和医学院。1919年,改名北京协和医科大学。
1929年,更名私立北平协和医学院。1951年1月,学校由中央人民政府教育部和卫生部接管,且改名为中国协和医学院。历经传承与发展,学校先后更名为中国医科大学、中国首都医科大学和中国协和医科大学。2006年定名北京协和医学院。
据2020年9月学校官网显示,学校设有6所医院、7个学院,含有国家重点一级学科2个、博士学术学位一级学科授权点7个、硕士学术学位一级学科授权点3个、本科专业2个;
有在校生6102人,其中博士生1629人、硕士生1920人、本科生906人、专科生236人、成人教育1411人
双一流大学名单42所
“双一流” 建设是我国高等教育领域继“211工程”、“985工程”之后的又一国家战略。“ 双一流 ”建设不是“ 211工程 ”“ 985工程 ” 的翻版,也不是升级版,更不是山寨版,它是一个全新的计划。
首批双一流建设高校共计137所,其中世界一流大学建设高校42所(A类36所,B类6所),世界一流学科建设高校95所;双一流建设学科共计465个(其中自定学科44个)。
42所世界一流大学建设高校都是有一流学科建设的,加上另外95所纯一流学科建设高校,所以共有137所大学有一流学科建设,又由于中国地质大学、中国矿业大学、中国石油大学3所学校在北京和其他地区两地是独立办学,故以下名单列出了140所大学,以下是具体名单。
1、整体来看,拥有一流学科的140所高校中,大部分分布在以北京为代表的华北地区和海为代表的华东地区。另外,以湖北省和湖南省为中心的中南地区分布也较多。具体分布如下图:
拥有一流学科的高校中,仅25所(18%)高校既非985也非211,39所(28%)高校是985工程院校。
双一流大学名单非985211
双一流大学名单非985211如下:
第一个,北京有八所分别是:北京协和医学院和首都师范大学,外交学院以及中国人民公安大学,中国科学院大学、中央美术学院、中央戏剧学院、中国音乐学院。
第二个,四川有三所分别是:成都中医药大学以及成都理工大学,还有西南石油大学。
第三个,江苏有四所分别是:南京中医药大学和南京林业大学,南京信息工程大学以及南京邮电大学。
第四个,天津有两所分别是天津中医药大学和天津工业大学。
第五个,浙江有两所分别是宁波大学和中国美术学院。
第六个,河南一所是河南大学。
第七个,广东一所是广州中医药大学。
第八个,上海四所分别是上海海洋大学和上海中医药大学,上海体育学院以及上海音乐学院。
北京协和医学院介绍:
北京协和医学院(Peking Union Medical College),位于北京市,是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直属、与中国医学科学院实行院校合一管理体制的全国重点大学,国家“双一流”建设高校,入选卓越医生教育培养计划、医学“双一流”建设联盟成员。
学校前身是美英基督教教会于1906年共同创办的协和医学堂。1912年,改称协和医学校。1917年,成立北京协和医学院。1919年,改名北京协和医科大学。
1929年,更名私立北平协和医学院。1951年1月,学校由中央人民政府教育部和卫生部接管,且改名为中国协和医学院。历经传承与发展,学校先后更名为中国医科大学、中国首都医科大学和中国协和医科大学。2006年定名北京协和医学院。
据2020年9月学校官网显示,学校设有6所医院、7个学院,含有国家重点一级学科2个、博士学术学位一级学科授权点7个、硕士学术学位一级学科授权点3个、本科专业2个;
有在校生6102人,其中博士生1629人、硕士生1920人、本科生906人、专科生236人、成人教育1411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