飞秒号带你了解中考学校分数线 ,希望本文能帮到你。
- 1、2023年新乡中考各学校录取分数线是多少?
- 2、中考各分数线是多少?
- 3、中考最低分数线是什么意思?
飞秒号小编整理了以下关于 [] 一些相关资讯,欢迎阅读!
2023年新乡中考各学校录取分数线是多少?

2023年新乡中考各校分数线如下:
一、普通高中第一批录取分数线:
1、河南师范大学附属中学:684.5分。
2、新乡市第一中学:681分。
3、新乡市第二中学:646.5分。
4、新乡市外国语学校(一中东校区):662分。
5、新乡市铁路高级中学:633分。
6、平原外国语学校:591分。
二、普通高中第二批录取分数线:
1、新乡市田家炳高级中学:580分。
2、新乡市铁路第二中学:507.5分。
3、新乡市第七中学:570分。
4、新乡市第十一中学:535.5分。
5、新乡市第十二中学:476分。
6、新乡市第四十二中学:495分。
7、新乡市第四十五中学:506.5分。
8、新乡市工业学校:512分。
2023年新乡中考志愿录取流程及注意事项:
一、中考志愿录取流程:
1、投档前,根据“成绩优先”的原则,将所有考生按投档顺序从高分到低分进行排序,确定投档位次。
2、然后根据考生的投档位次,从高分考生到低分考生,依次对考生所填报志愿的顺序进行检索投档。
3、对每位考生志愿的检索,按考生所报志愿先后顺序依次进行。首先检索报考的第一个志愿学校,当学校招生计划未满额时,该生就被投到该学校。
4、考生档案一旦投出,就不再检索该生后面所报的其他志愿学校。然后根据学生的志愿以及分数完成录取工作。
二、中考报志愿注意事项:
1、中考填报志愿一定要形成梯度
中考考生填报志愿时要先后有序、从高到低、层次分明,形成梯度。如果前一批的三个公费平行志愿、一个自费志愿均未录取,档案可抛档至下一批的志愿,依此类推。
2、中考填报志愿切忌颠倒批次
第一志愿栏既可以填报第一批次的学校,也可填报第二批次、第三批次或第四批次的学校。若第一志愿栏填报的是第二批次的学校,第二志愿栏只能填第三批次或第四批次的学校,不能填报第一批次的学校。否则导致后面批次志愿无法录取。
3、平行志愿一定要选择同批次学校
中考考生填报公办学校的平行志愿时,一定要选择同一个录取批次的学校,切忌将不同录取批次的学校填报在同一批次平行志愿中。
数据来自新乡高中招生官网。
中考各分数线是多少?
一、统招生最低录取控制分数线
第一批普通高中学校最低录取控制分数线为550分;第二批普通高中学校最低录取控制分数线为450分。
二、指标生最低录取控制分数线
公办省一级及以,上普通高中学校指标生最低录取控制分数线为550分。
三、特长生最低录取控制分数线
第一批:中考总分495分,术科65分。
第二批:中考总分405分,术科50分。
特长生录取分数线按考生中考成绩、术科成绩合成的总分。
计算公式为:考生总分=中考成绩x40%+术科成绩x9.4x60%。
从高到低、依照志愿顺序进行划定。
具有国家一级、二级运动员资格和备战广东省中学生运动会等省级比赛的运动队考生,凭有关证明材料免试录取。
四、高职院校五年一贯制公费定向单独招生
湛江幼儿师范专科学校公费定向单独招生的学前教育专业面试合格的考生,录取分数线按生源地分别为:廉江市822分;雷州市791分。
五、中等职业技术学校最低录取控制分数线
中等职业技术学校、技工学校录取最低控制分数线由各学校根据本校生源情况自行确定。
内容参考湛江市教育局-关于公布2022年湛江市高中阶段学校录取控制分数线的通知
中考最低分数线是什么意思?
中考最低控制分数线是指中考最低录取控制分数线。是指省级招生部门根据当地全体考生当年中考成绩水平和国家下达的招生生源计划,相应确定的一个录取新生的最低成绩(总分)标准。
只有中考总分(艺术、体育考生含专业成绩)达到或超过这一分数线的考生(通常称“上线考生”)档案,才有资格被招生高校调阅并选择录取。
中考投档分数线,就是学校勾的分数线,即最低录取分数线。在未有计算机联网的时代,学校勾人,是要将考生的档案调出来。
最终的分数线,是将所有考生按照成绩从高到低依次排列,根据录取人数确定分数线,假如说常州市最好的高中学校今年计划招生800人,那么成绩排名第800名考生的分数就是该学校今年的录取分数线。
达到某校的录取分数不一定被该校录取,实际上,由于校内竞争激烈,部分高中的指标批分数线水涨船高,所以实际分数线与理论分数线是有很大差别的。
扩展资料:
中考报名的注意事项:
1、各地中考报名时间不同。不少地方中考1月开始报名。特别提醒考生和家长:请在规定时间内完成上网报名。下以成都为例。
2、应届生报名应届在校初中毕业生由学校组织报名,考生须向学校交验居民身份证或户口簿,由学校进行报名资格审查。学校负责组织、培训、指导考生进行网上报名。
3、往届生报名正住户口在成都市的往届生,凭居民身份证(户口簿)及学历证明到户口所在的区(县、县级市)招办办理报名手续,也可随就读学校报名。